15練字網(wǎng)
發(fā)布時間:2024-03-15 15:02 932°學書則知識學可以致遠孫過庭(646年-691年),名虔禮,杭州富陽(今浙江富陽)人,一作陳留(今河南開封)人,曾任右衛(wèi)胄參軍、率府錄事參軍,書法家,書法理論家。
陳子昂曾為其撰寫墓志銘,說他很有才華,并有大志。但生平不甚得意,后暴疾卒于洛陽植業(yè)里客舍。他擅長楷、行、草三種書體,以草書為優(yōu)。尤以書法理論著稱于世。孫過庭的傳世之作《書譜》,既為書法佳作,又是理論瑰寶。這部書學經(jīng)典不僅為后世學草者提供了技法臨摹的范本,更為書法理論的發(fā)展做出了重要貢獻,影響深遠。孫過庭的《書譜》以其卓越的書法技藝與深邃的理論見解,成為中國古代書法美學、藝術(shù)哲學的高峰之作。
孫過庭“好古博雅,工文辭,得名于翰墨間”。他擅長楷、行、草諸體,尤以著名。傳世書跡有《書譜》《千字文》《景福殿賦》三種,都是草書墨跡,其中成就最高、影響最大的要數(shù)《書譜》。
《書譜》墨跡問世后不久,就有人提出批評。如唐代的竇暨在《述書賦》里說孫氏的草書有“閭閻(凡夫俗子)之風,千紙一類,一字萬同”。這種說法受到了后世專家的反駁。宋代的王詵說:“虔禮(孫過庭)草書專學二王。郭仲微所藏《千文》,筆勢遒勁,雖覺不甚飄逸,然比之永師(智永)所作,則過庭已為奔放矣。而竇暨謂過庭之書千紙一類,一字萬同,余固已深疑此語,既而復獲此書,研究之久,視其興合之作,當不減王家父子。至其縱任優(yōu)游之處,仍造于疏,此又非眾所能知也?!彼未拿总离m然對前代書家頗為苛刻,對孫過庭的草書卻心悅誠服。他在《海岳名言》中說:“孫過庭草書《書譜》。甚有右軍法。作字落腳,差近前而直,此過庭法。凡世稱右軍書,有此等字,皆孫筆也。凡唐草得二王法,無出其右”。明代的焦謂:“昔人評孫書,謂千字一律,如風偃草,意輕之也。余謂《書譜》雖運筆爛熟,而中藏軌法,故自森然。頃見《千文》真跡,尤可以見晉人用筆之意。禪門所稱不求法脫不為法縛,非入三昧者,殆不能辦此?!蓖跏镭懸舱f:“虔禮書名,一時,獨竇暨貶曰凡草閭閻之類?!稌V》濃潤圓熟,幾在山陰(王羲之)堂室。后復縱放,有渴猊游龍之勢。細玩之,則所謂一字萬同者,美碧之微瑕,故不能掩也?!边@些分析與評價要比竇暨全面、中肯得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