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練字網
發(fā)布時間:2024-03-15 17:25 1012°學書則知識學可以致遠歐陽詢(公元557年—公元641年),字信本。出生于衡州(今湖南衡陽),祖籍潭州臨湘(今湖南長沙)。唐代書法家,楷書四大家之一,初唐四大家之一。
南朝陳武帝永定元年(公元557年),歐陽詢出生,其父歐陽紇(音 hé)正討伐嶺南地區(qū)。南朝陳宣帝太建二年(公元570年),歐陽紇在廣州舉兵謀反失敗,歐陽詢受到牽連,但適逢大赦天下,歐陽詢得以脫罪。歐陽詢后被東宮佐吏江總收養(yǎng),開始讀書習作隋煬帝大業(yè)二年(公元606年),歐陽詢出任隋朝太常博士,奉詔助越國公楊素撰《魏書》,楊素去世后此事中止。
唐高祖武德四年(公元621年),歐陽詢入唐,授給事中。同年,唐朝發(fā)行開元通寶錢,歐陽詢?yōu)殚_元通寶制詞及書寫,其書法得到世人稱贊。唐高祖武德五年(公元622年),歐陽詢作為領修人,率十數人撰《藝文類聚》,并作序。兩年后,《藝文類聚》撰成,共一百卷,歐陽詢受到賞賜帛二百段。唐高祖武德九年(公元626年),歐陽詢兼任弘文館學士。次年,歐陽詢與虞世南一起在弘文館教授楷書書法,有二十四人入館學書。此后,歐陽詢留下諸多石刻碑記。其中有楷書代表作有《九成宮醴泉銘》《皇甫誕碑》《化度寺碑》,行書代表作有《仲尼夢奠帖》《行書千字文》等。歐陽詢的楷書因獨具風格,被稱之為“唐人楷書第一”,其字體被稱為“歐體”,又著有書論《傳授訣》《用筆論》。唐太宗貞觀十五年(公元641年)歐陽詢卒,享年八十五歲。
歐陽詢將南書的秀穎與北碑的峻厲融于一體,這種風格特點,體現在他的楷書、行書、草書諸體之中。歐陽詢的書法兼具“法”與“意”,用筆整體瘦硬,卻內含骨氣,將隸書與魏晉楷書的用筆及結體特點,與六朝碑刻墓志的書寫風采相融合,建構出自己獨特的審美意識。歐陽詢的藝術直接影響到和柳公權的楷書創(chuàng)作,其南北兼容的書風,已經成為后代書論家和書法家以至書法欣賞者常規(guī)的心理。顏真卿等后代書家沿著歐陽詢所開啟的方向,將中國書法藝術推向一個個新的發(fā)展階段。
后人對歐陽詢的書法技藝給予了很高評價。唐代張懷瓘在《書斷》中說歐陽詢精通八種書法字體,篆體尤精,遠超古人。草書一氣呵成,水平和王羲之相當。當代學者向彬認為歐陽詢楷書具有妙在瘦勁而婉、筆筆妍峭多姿,書在山陰廡內、規(guī)矩中變化意味、多帶隸法等藝術特征,是后人師法的重要范本。
書法作品
歐陽詢初學王羲之,后漸變其體,筆力險勁,結體獨異,既有以二王為代表的南朝書法藝術的俊美,又有北朝碑刻的峻峭,創(chuàng)造出自己獨特的風格面貌,人稱“歐體”。其楷書骨氣勁哨,法度嚴整,于平正中見險絕,于規(guī)矩中見飄逸。后人評價其楷書為唐代之冠,行書也是當時的一流水平,被譽為“初唐四大家”。
《九成宮醴泉銘》與《化度寺碑》為歐陽詢楷書的代表作。此碑筆意多方,兼有隸書北碑的痕跡,結字法度森嚴,清朗秀潤,氣爽神雋?!吨倌釅舻焯窞闅W陽詢行書的代表作。此碑點畫之間,筆姿涵蘊豐富,意態(tài)多方。特別縱收有度,動輒合宜,變化自如,長短相間。歐陽詢篆、隸、楷、行、草諸體均能達到精妙的水平,尤其是更被譽為“神品”,為現在楷書的建立,定型立法,作出卓越的貢獻。
歐陽詢重要楷書作品列表
作品名稱 | 收錄典籍 | 作品名稱 | 收錄典籍 |
---|---|---|---|
周羅睺墓志 | 《金石錄》第五一六 | 皇甫誕碑 | 《金石錄》第六O七 |
姚辯墓志 | 《墨池》卷十七 | 化度寺碑 | 《墨池》卷十七 |
隋楊素墓志 | 無考 | 九成宮醴泉銘碑 | 《集古錄跋尾》卷五 |
元壽碑 | 《金石錄》第五三一 | 從幸九成宮題銘 | 《類編長安志》卷十 |
陰符經 | 《寶晉齋法書贊》卷五 | 唐瑾碑 | 《池》卷十七 |
溫彥博志 | 《墨池》卷十七 | 節(jié)蘇原事 | 《宜和書譜》卷八 |
溫彥博碑 | 《金石錄》第五七八 | 節(jié)封奕事 | 《宣和書譜》卷八 |
贈高潁禮部尚書詔批答 | 《類編》卷一 | 衛(wèi)靈公論 | 《宣和書譜》卷八 |
小字心經 | 《博古堂帖存》 | 強弱論 | 《宣和書譜》卷八 |
九歌 | 《庚子銷夏記》卷四 | - | - |
歐陽詢重要隸書作品列表
作品名稱 | 收錄典籍 | 作品名稱 | 收錄典籍 |
---|---|---|---|
房彥謙碑 | 《金石錄》第五六O、五六 | 杜如晦碑 | 《金石錄》第五五九 |
宗圣觀碑 | 《墨池》卷十八 | 六馬贊 | 《金石錄》第五七四 |
竇抗幕志 | 《金石錄》第五四六 | 段文振碑 | 《金石錄》第六O八 |
楚哀王智云碑 | 《墨池》卷十七O | 昭陵刻石文 | 《金石錄》第五七三 |
歐陽詢重要行書作品列表
作品名稱 | 收錄典籍 | 作品名稱 | 收錄典籍 |
---|---|---|---|
卜商帖 | 《宜和書諧》卷八 | 北游帖 | 董其昌《戲鴻堂法書》卷四 |
仲尼夢奠帖 | 無考 | 勸學帖 | 董其昌《戲鴻堂法書》卷四 |
張翰帖 | 《宣和書譜》卷八 | 薄冷帖 | 董其昌《戲鴻堂法書》卷四 |
靜思貼 | 《淳化閣帖》 | 守謙帖 | 董其昌《戲鴻堂法書》卷四 |
五月帖 | 《淳化閣帖》 | 海上帖 | 董其昌《戲鴻堂法書》卷四 |
足下帖 | 《淳化閣帖》 | 隅陜帖 | 董其昌《戲鴻堂法書》卷四 |
比年帖 | 《》 | 自遺帖 | 董其昌《戲鴻堂法書》卷四 |
秋風辭 | 董其昌《戲鴻堂法書》卷四 | 門籍帖 | 董其昌《戲鴻堂法書》卷四 |
定武蘭亭 | 《庚子銷夏記》卷四 | 百家帖 | 董其昌《戲鴻堂法書》卷四 |
戰(zhàn)國策帖 | 董其昌《戲鴻堂法書》卷四 | 四時祭祀帖 | 董其昌《戲鴻堂法書》 |
腳氣帖 | 《淳化閣帖》 | 戴逵帖 | 董其昌《戲鴻堂法書》 |
鄒穆公帖 | 董其昌《戲鴻堂法書》卷四 | 祭祀帖 | 董其昌《戲鴻堂法書》卷四 |
荀公帖 | 董其昌《戲鴻堂法書》卷四 | 祖訥帖 | 董其昌《戲鴻堂法書》卷四 |
子卿帖 | 董其昌《戲鴻堂法書》卷四 | 金蘭帖 | 董其昌《戲鴻堂法書》卷四 |
周公帖 | 董其昌《戲鴻堂法書》卷四 | 蘭惹帖 | 《淳化閣帖》歷代名臣法帖第四 |
齊宣王帖 | 董其昌《戲鴻堂法書》卷四 | 行書千字文 | 《宣和書譜》卷八 |
講書帖 | 董其昌《戲鴻堂法書》卷四 | 庾亮帖 | 董其昌《戲鴻堂法書》卷四 |
度尚帖 | 董其昌《戲鴻堂法書》卷四 | - | - |
歐陽詢重要草書作品列表
作品名稱 | 收錄典籍 | 作品名稱 | 收錄典籍 |
---|---|---|---|
草書千字文 | 《戲鴻堂法書》卷四 | 京路帖 | 《金石錄》第五五九 |
孝經 | 《金石錄》第五四六 | 院君帖 | 《金石錄》第五七四 |
京兆帖 | 《墨池》卷十八 | 途路帖 | 《金石錄》第六O八 |
盈虛帖 | 《墨池》卷十七O | - | - |